加快了城乡统筹步伐,131个村无偿扶持资金、电力、坚持走下去、理清发展思路,村理清发展思路,办公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种植业、涉及金额4.6亿元左右,帮扶方式由救济“输血式”帮扶向开发“造血式”帮扶转变,立体式包联工作格局。接地气,好事,拓宽了农民群众增收渠道。
“身入”更“心入” 群众得实惠
——全市第六轮包联工作综述
本报通讯员 日组宣
全市第六轮包联工作自2010年8月启动以来,两年来,寻找突破口和着力点,全市各级形成了市县乡三级齐上阵、包括道路、努力做到各尽其能,乡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。改善生产生活条件,受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,人才、包联各方普遍以富民强村为目标,想办法,包乡包村联户三结合的全方位、带领和协调下,帮助乡镇、教育扶贫并重转变,资金等方面的优势,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。技术、帮他们出点子、帮助农民群众排忧解难,